2022年6月8日 星期三

新冠病毒簡介&確診後調理

  新冠病毒簡介

新冠病毒是透過ACE2受體與人體結合,人體存在最多ACE2受體的器官,以鼻黏膜、肺部、腸胃道為多,其餘如心臟血管等處都有分布,因此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狀表現多以呼吸道症狀為主,但隨著新冠病毒不斷變異,主要症狀也有些許不同。

新冠病毒從最初的武漢病毒株,感染後的表現多以「下呼吸道症狀」為主,八成以上患者有發燒,約三成有呼吸急促,並且常有乾咳症狀,而喉嚨痛、鼻塞鼻水、腹瀉嘔吐則不常見;Alpha或Delta變異株則開始逐漸以「上呼吸道症狀」為多,如喉嚨痛、鼻塞流鼻水、腹瀉、發燒等表現,但是演變成肺炎與重症的機會仍然相當高。

直到病毒變異到Omicron,多數患者屬於無症狀感染或是輕症,輕症症狀多是發燒、咽痛、打噴嚏、流鼻水、乾咳、腹瀉、發燒等,較少有呼吸急促或困難的表現。Omicron傳播速度強,也增加小兒感染的機率,兒童感染症狀以「發燒」為最大宗,其餘像是喉嚨痛、咳嗽、流鼻水、鼻塞為主,由於兒童感染新冠病毒,病程變化較快,甚至有併發腦炎致死的案例,千萬不可掉以輕心。


Long COVID?「長新冠」是什麼?

確診者後續的中醫調理

Omicron 死亡風險較低,但現在更讓科學家擔憂且不解的是感染後產生的 Long COVID 後遺症。國外有研究指出:Long COVID 最常出現的症狀包括:

- 疲倦,虛弱感(53.1%)

- 胸悶,呼吸不順,易喘(43.4%)

- 焦慮,憂鬱...認知情緒障礙(約40%)

- 關節痛,肌肉酸痛(27.3%)

- 胸痛(21.7%)

- 咳嗽(15.4%) 

- 嗅覺味覺異常(13.1%)

臨床上也常遇到COVID-19確診者,在解除隔離之後,仍然有著咳嗽,乾咳,夜咳,胸悶,易喘,疲倦勞累,頭暈....等五花八門的各種症狀。

根據對新冠病毒確診者的臨床診察,發現Long COVID的症狀呈現,大多都跟患者本身體質有關,例如:心肺氣虛者常見胸悶、喘大氣、呼吸不順、爬樓梯易喘症狀。氣虛痰濕者,常見胸悶、頭暈、疲倦、身重沈等症狀。也有因為感疫期間過服寒涼中西醫藥物,引起的肺虛、肺冷等....咳嗽、易喘、說話無力等症狀。只要能針對確診者的脈象、症狀仔細診察,對於Long COVID 後遺症,中醫真的 can help!

生活周遭除了新冠病毒,還有很多病毒存在,如何預防病毒的三個方法?

打疫苗、勤洗手、戴口罩

#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歡迎留下您的訊息,您的意見在核准之後就能被看見,
我們會儘快回覆您的詢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