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夏季保健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夏季保健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21年5月21日 星期五

夏季的保健觀念-中暑

  


天氣逐漸轉熱,在中醫門診也已經可以看到因為天氣轉熱而引發的「中暑(熱到)」患者,還有一些朋友會問醫師說:「夏天都會中暑好幾次,不知道要如何預防中暑?」其實預防中暑真的是有方法的,今天就來跟大家談談「夏季的保健」的方法


1.適度補充水份、電解質


夏季天氣常較悶熱,出汗較多,要適度補充水份、電解質。建議少量、多次飲水比較好,一次大量飲水會對人體產生許多危害,嚴重者會導致體內水和電解質平衡的紊亂。



2.飲食宜清淡、善用天然飲品解暑
由於夏季人的胃酸分泌減少,加之飲水較多,沖淡胃酸,導致身體的消化功能減弱、胃口較差,所以飲食關鍵是在烹調時多用清蒸、涼拌等方法,忌多食油膩、煎炸及熱性的食物,避免加重脾胃負擔。另外,建議善用天然的飲品來預防「中暑」,可以飲用綠豆湯、百合蓮子湯、西瓜皮煮水、或是蓮藕粉煮水飲用,都有清涼解暑的效果。



3.切忌貪涼取冷
不能只顧眼前涼快舒服,而過於避熱趨涼。有些人天氣一熱,就大口大口喝冷飲、吃冰沙、挫冰;還有人會運動、工作大量流汗後,立即用冷水澆頭、沖身體;還有人會整晚開冷氣睡覺、甚至電風扇用強風直接對身體吹而受涼;這些情況都會致使身體中氣內虛,導致「暑熱」與「風寒」之邪乘虛而入。



4.避免悶熱環境、長時間暴曬

炎熱夏季工作,需注意工作環境降溫與通風,例如:開車族的朋友要注意,車子經過太陽長時間曝曬後,車內的溫度往往高達40-50度,ㄧ下子進入車廂,很容易被「熱到」哦,需特別注意!




★小叮嚀:夏季最多因「貪涼飲冷」引起種種併發症,如:食慾不振、腹悶脹感、腹瀉、項緊、疲倦乏力等。
  • 千萬不要快速喝下大量冰涼飲品來解暑
  • 運動、工作後不要立即用冷水澆洗
  • 冷氣、電風扇不要直接對著身體、頭部吹
祝福 大家都可以平安健康~~度過炎炎夏日!

2014年12月3日 星期三

二十四節氣

最近有一個患者詢問鄭醫師,有關二十四節氣的問題,

現在年輕的一代大多是用國曆(新曆),農曆好像已經慢慢成為40歲以上的劃分~

其實農曆的起源是古人在大陸中原地區觀察天地萬物的一些變化,慢慢歸結出來的經驗~

鄭醫師的爸爸還曾經將二十四節氣的記憶詩句寫給我:

「春雨驚春清穀天,夏滿芒夏二暑連,秋暑露秋寒霜降,冬雪雪冬寒寒年」

大家可以詩句對照二十四氣的順序唸一次,一定會感覺很訝異,很容易記憶的~

在這裡,鄭醫師用最簡單的方式將二十四氣代表的意含描述一遍,大家可以體會看看古人對二十四氣的觀察哦~



二十四節氣的意義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