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肥胖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肥胖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6年12月26日 星期一

醫師簡介:朱常維 醫師


朱常維 副院長

◆學經歷:

◎宏昌中醫診所 副院長
◎前恩主公醫院中醫部 中醫師
◎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 中醫師
◎前三軍總醫院內湖總院 醫師
◎中華針灸醫學會會員
◎國立清華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
◎中國醫藥大學 學士後中醫學系 醫學士


◆醫療專長:

◎內科:膀胱過動症、攝護腺肥大、各類皮膚疾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壓、腸胃道疾病、感冒咳嗽、眩暈頭痛、睡眠障礙

◎婦科:痛經白帶、月經不規則、產後及更年期調理、不孕症

◎兒科:過敏氣喘、轉骨增高、妥瑞氏症、食慾不良

◎針傷科:中風後遺症、顏面神經麻痺、各種骨關節疼痛、骨折後期調養

◎中醫眼科:飛蚊症、青光眼 ; 洗腎患者瘻管照護、中醫輔助戒菸


 ►點擊進入線上掛號










2015年1月4日 星期日

醫師簡介:孫慧雯 醫師



孫慧雯  院長

◆學經歷:

◎宏昌中醫診所 院長
◎前台北市立仁愛醫院 中醫師
◎前台南奇美醫院 中醫師
◎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會員
◎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系醫學士

◆醫療專長:

◎內科:過敏性疾病、失眠症、腸胃調理、慢性疾病
◎婦科:痛經、調經、白帶、不孕症、體質調理
◎傷科:扭傷、拉傷、疼痛症
◎體重管理:肥胖、塑身減重



 ►點擊進入線上掛號





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

代謝症候群

在中醫門診中,鄭醫師常常可以看到「三高症」(血糖高、血脂高、血壓高)的患者,當然有一些朋友只有其中一項或兩項,但是這些人,鄭醫師都要提醒他們關於「代謝症候群」的常識。




為何「代謝症候群」逐漸增多?

主要是因為近年來整個社會生活型態、生活習慣的改變,例如:飲食習慣趨向肉食、高脂肪、甜食、含糖飲料、精緻食物,加上辦公室族群增加,長時間坐著,耗損體力的活動減少,缺乏充分運動所導致。

何謂「代謝症候群」?

「代謝症候群」的判定標準有許多不同版本,依據衛生署於96年1月18日公告的版本:

(1)腹部肥胖:(腰圍:男性≧90cm、女性≧80cm)。

這就是要提醒不管是啤酒肚、鮪魚肚、將軍肚,或是宰相肚裡能撐船的朋友,要想辦法減少自己的腰圍啦!

(2)高血壓:血壓上升,收縮血壓(SBP)≧130mmHg/舒張血壓(DBP)≧85mmHg。

這就是血壓偏高,應該很容易理解。

(3)高血糖:空腹血糖值上升,空腹血糖(FG)≧100mg/dl。
這是血糖偏高,也是容易瞭解。

(4)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(HDL-C)過低:男性<40mg/dl、女性<50mg/dl。

「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」這個名詞,有些朋友就不太清楚啦!簡單的說,這代表身體中好的血脂防,。身體中好的血脂肪要越多越好,不好的血脂肪要越少越好,因此好的血脂肪「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」太低的話,也代表可能有代謝症候群。

(5)三酸甘油酯上升,三酸甘油酯(TG)≧150mg/dl。

「三酸甘油酯」就是身體中的血脂肪(這種就是不好的血脂肪),所以當「三酸甘油酯」過高時,就是「高血脂」。

以上 5項 危險因子中,若包含 3項 或以上者可判定為「代謝症候群」。

備註:上項危險因子中「血壓上升」、「空腹血糖值上升」之判定,包括服用醫師處方「降血壓」或「降血糖」等藥品,而血壓或血糖之檢驗值正常者。

「代謝症候群」面臨的風險?

根據衛生署統計顯示,「代謝症候群」所衍生之腦血管疾病、心臟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壓等慢性疾病,皆位居台灣十大死因排行榜中。一般人看到這個或許不會有太多感覺,但是鄭醫師的中醫門診有許多因為中風後遺症,定期來針灸的朋友,在中風發生之前,他們的四肢靈活、精神充沛,但是就突然之間,轉變成口齒不清、手腳癱瘓、甚至需要坐輪椅、生活無法自理。

因此鄭醫師要提醒大家,如果你有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高血脂、或是肥胖問題,除了服用藥物(西藥、中藥)調控血糖、血壓、血脂之外,還要注意生活型態(飲食、運動、睡眠)的調整,這樣才能讓大家快速擺脫「代謝症候群」的可怕風險哦!

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

健康減重法


健康減重法:

大多肥胖者是因為『基本體質』加上『生活飲食習慣』偏差,導致臟腑功能不平衡而形成代謝不良的肥胖體質。

減重的朋友常會有『越減身體越虛』、『越減反而越 胖』的困擾,這是因為沒有對症下藥,沒有糾正錯誤的生活飲食習慣所致。只有找出臟腑不平衡處,做好肥胖體質調理,才能達到『減重瘦身不復胖』、『越瘦越美 越健康』的目標。

減肥沒有仙丹,但是有方法、有紀律、有藥物的輔助。減重也不是越快越好,還要注重身體健康,我們建議的健康減重法,一個月大約瘦2-4公 斤就好。


減肥與飲食:

正常的減肥方法一定要適度的控制飲食。

世界上的減肥飲食只有兩種:

1.營養師減肥法:每天只攝取所須熱能的2/3,男性每天須1800~2000大卡,規定攝取1200~1500大卡,女性每天須1500~1600大卡,規定攝取1000大卡。此飲食控制減肥一定有效,但80%不會成功,因為真的太餓。

2.每天攝取所須熱能,衛生署建議為1700~1800大卡,不會胖,也不會瘦,然後服用調整個人體質的減重中藥,而達到減肥的效果(本診所採用)

附註:所有的減肥方法,都是需要適當的飲食管控的,千萬不可以暴飲暴食哦!肥胖與運動:(建議每天慢跑20~30分鐘)

運動與飲食控制在減重的角色大約是 3 : 7,一開始飲食控制在減重的角色是比較重要的,而運動是比較次要的,但是一但飲食控制到一定程度,運動的角色就慢慢凸顯出來,而且運動的效果需要一段時間 的持續,不是運動個兩三天就會有效果出來的!運動對於減重雖然不像飲食控制那樣明顯,卻對身材的調整、體能的提昇極為重要。

2013年8月8日 星期四

肥胖者健康首要 - 減肥




肥胖與疾病


大多數肥胖的原因都是攝食過多所引起的,肥胖容易引發各種不同的併發症,所以必須找出肥胖的原因,並依據醫師的指導減輕體重,這種融合飲食、藥物、 運動三合一的減重方法稱為「雞尾酒減肥療法」。肥胖症可怕的是容易導致併發症,和標準體重的人比較起來,肥胖者的疾症發生率遠高於標準體重的人。
肥胖容易引起的疾病:

★循環器官:腦血管障礙、心臟肥大、心肌梗塞、狹心症、動脈硬化、高血壓。

★婦產科疾病:不孕、月經不順、無月經、子宮癌、妊娠毒血症。

★內分泌代謝:胰島素非依存性糖尿病、高脂血症、高尿酸血症、痛風。

★呼吸器官: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。

★皮膚:青春痘、溼疹、多汗症。

★消化器官:脂肪肝、膽囊疾患、胰臟炎。

★外科疾病:變形性膝關節症、腰痛症。

★癌症:大腸癌、乳癌、子宮癌、腎臟癌、食道癌、胰臟癌、膽囊癌、肝癌和骨癌。

2013年8月5日 星期一

減重– 簡易飲食建議

在「瘦身減重」的分類中,鄭醫師曾經提供過「飲食控制篇」一文,經過鄭醫師持續蒐集數位知名減重醫師的飲食建議,今天再度跟大家分享蒐集到的「飲食相關訊息」。

這一次分享的「飲食建議」著重在簡單、方便、容易執行。

飲食原則:

1、嚴禁「冰涼飲品」(包含冰水也不行)。

2、務必「細嚼慢嚥」(每一口食物,咀嚼20-30下)。

早餐建議:

1、早餐空腹吃水果,任何水果都可以,不限制量,吃到飽。(不能將水果打成果汁喝哦!)

2、只能搭配白開水,不能搭配豆漿、牛奶、任何含有糖份的飲料。

3、容易便秘者,少吃蘋果、芭樂。

4、推薦水果:香蕉,不是芭蕉哦!

午餐建議:

1、午餐無限制,不可不吃,一定要好好吃,最好有吃到澱粉類。

晚餐建議:
1、晚餐絕對不能吃澱粉類

例如:飯、麵、麵包、米粉、地瓜、馬鈴薯、芋頭、玉米、、、等。

2、一定要吃到蛋白質類食物,再搭配燙青菜。

例如:脫脂牛奶、無糖豆漿、水煮蛋或茶葉蛋的蛋白(不可吃蛋黃,可以一次吃4-5顆蛋白)、豆腐、豆干、水煮瘦肉、水煮魚肉。

3、睡前要空腹4小時,只能喝水。
裕安中醫診所 院長 鄭昌賢醫師 

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

減重–態度篇

一般人都知道減重瘦身的要訣是「少吃、多運動」,但是除了飲食、運動之外,其實還有一個關鍵性的因素,那就是「心態」

常常有減重患者在我說明飲食控制、運動的原則之後:「鄭醫師,你說的我都知道,但是做不到?」

甚至還有些患者會「覺得自己一定不可能減重成功」、「認為自己減重後,一定也會復胖」、「覺得減重是一件困難的事」等負面的想法。

這時候,我會仔細去瞭解他對減重的態度與想法,並且要他們仔細檢視自己對「減重」的思維!

在潛意識中是如何認知「減重」這件事,要求他們去調整自己的「思考、言語、行為」。

停止負面的思考、言語、行為:

(1)打斷自己負面的想法,讓所有負面的想法,無法完成一個完整的句子。

(2)停止再說負面的話語,例如:「做不到」、「不可能」、「減重很困難」。

(3)停止再做妨礙減重的行為,例如:「喝含糖飲料、吃零食」、「吃宵夜」。

建立正面的思考、言語、行為:

(1)建立自己正面的想法,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有所改變。

(2)多說正面的話語,例如:「做得到」、「有可能」、「減重是一件容易的事」。

(3)持續有益減重的行為,例如:「落實飲食控制」、「建立規律運動習慣」。

「思考、言語、行為」會決定你是怎樣的人!也用這句話與大家共勉~祝福大家都可以成為心中的自己!


裕安中醫診所 院長 鄭昌賢醫師 

2013年7月21日 星期日

減重– 飲食控制篇

體重跟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,因此減重患者的飲食控制是十分必要的,鄭醫師就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,減重患者飲食控制的基本原則:

1. 早餐吃飽、午餐吃好、晚餐吃少。(建議比例4:3:2)

2. 避免太晚吃晚餐(嚴禁宵夜):睡前3小時嚴禁飲食(清茶、水除外)。

3. 細嚼慢嚥:吃每一口食物要在口中咀嚼20-30次才吞嚥,可促進代謝、減少食量及增加飽食感。

4. 避免澱粉食品(碳水化合物)的攝取:飯、稀飯、麵條、麵包、餅乾、饅頭、吐司、年糕、水餃、蛋糕、粽子、汽水、可樂、甜湯、薯條、沙拉醬、冬粉、米粉、紅豆、綠豆、玉米、薏仁、山藥、麥片、蛋餅、春捲等。

5. 喝湯以清湯為主,有勾芡的湯不可食用,例如:肉羹、玉米濃湯、魷魚羹。

6. 禁止食用冰品、冰的飲料或冰冷的食物。例如:西瓜、梨子、橘子、柚子、瓜類…等(此點很重要,因為冰冷的東西會使新陳代謝越來越慢,根據臨床觀察:吃冰越多的患者,減肥效果越慢。冰過的水果要先退冰60分鐘),吃熱食或室溫下的食物,可提高基礎代謝率避免脂肪堆積。

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

你是屬於哪一種肥胖體質呢?

在鄭醫師的門診中,許多患者都有減重、瘦身的需求,但是大多數的患者都不知道自己是屬於哪一種類型的肥胖(obesity)體質,因此特地找了一些資料,提供給大家參考:

根據大陸上海中醫藥學院對於「肥胖體質的分型」,發現肥胖患者的體質主要可以分為五種類型

1. 心肝氣鬱型:胸悶、煩躁或憂鬱、易怒、睡眠淺、失眠、女性多有月經失調現象、平日飲食正常或一下暴飲暴食,一下食欲不振。

2. 脾濕痰盛型:肌肉觸之肥軟、面腫身重、四肢腫脹、肌肉鬆軟無力、容易出現月經量少或閉經等內分泌失調症狀。

3. 心脾氣虛症:下半身肥胖、平日飲食少、容易疲倦、大便正常或易腹瀉、活動力差、自覺吃的少還是一直胖。

4. 肺胃火旺型:體型壯實、虎背熊腰,平日易餓善吃、便秘腹脹、口乾舌燥、肌肉結實、贅肉觸之硬實、食慾無法控制、較嘴饞。

5. 肝腎虛損型:大多出現於35歲以上的患者、容易腰酸,頭暈耳鳴、出現肝斑、月經減少,生產後或中老年才發胖者,平日飲食正常或減少。

找出自己的體質分型,接下來就是針對自己的體質,找出調整體質、改善肥胖的方法啦!

祝大家都能健康減重哦!!

裕安中醫診所 院長 鄭昌賢醫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