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暈眩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暈眩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21年4月28日 星期三

「眩暈症」- 中醫治療




一、臨床案例分享:


陳先生,35歲,食品銷售老闆,自行創業10年,最近因暈眩、噁心感、雙耳悶脹、頸項緊繃、心悸、胸口悶、易有疲倦勞累而就診,經診察後,發現患者因長期工作壓力大、熬夜,逐漸形成慢性疲勞而引發胸悶、心悸等「心氣虛」症狀,加上飲食習慣不良,多 飲用冰涼飲品,造成寒凝壇中而使全身氣液循環不良,導致腳部末稍回流不良而水腫,內耳淋巴回流不良而引起內耳淋巴水腫,即是俗稱的「梅尼爾氏症」,造成天 旋地轉的眩暈症狀。

中醫針灸及處方用藥都是針對溫通心肺陽氣以化壇中寒凝,佐以疏通三焦氣機,改善全身氣液循環,藉由加速內耳淋巴回流而改善「梅尼爾氏症」的眩暈症狀。此患者,經針灸後,眩暈立即緩解,配合口服中藥治療一週,眩暈症狀已明顯改善。

二、人體的平衡機轉:

談到「眩暈」,我們就要把平衡之機轉弄清楚。人體對「運動及姿勢之維持」與「空間之定位感」,最主要靠以下三種系統來協調:

1.視覺:若病人有視力障礙或青光眼、白內障等眼科問題,自然無法靠視覺來輔助平衡系統。

2.本體感覺:這種本體感覺接受器是位於四肢肌肉,這種感覺系統可輔助維持身體之姿勢及運動之協調。

3.內耳前庭、三半規管:我們內耳包含了耳蝸、三個半規管及前庭系統。其中耳蝸是我們的聽覺系統,而半規管及前庭則是我們的平衡系統。

三、常見之眩暈症有那些?
暈眩的輕重因人而異,有些人只是「昏昏的」,「浮浮的」,或是「頭重腳輕」,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轉,更嚴重的話走路都走不穩,甚至伴隨噁心嘔吐的現象。
臨床上常見的眩暈症有四種:

1.梅尼爾氏症,又稱為內耳淋巴水腫,所引起的眩暈往往覺得天旋地轉,無法正常行走,是造成陣發性旋轉性眩暈的常見原因,最常發生在30至50歲的成年人。

2.基底動脈循環不良,主因是動脈粥樣硬化或椎動脈受壓迫,使得頭部供血不足,症狀包括自覺旋轉、浮動、搖擺、下肢發軟等。

3.血壓不穩定所致, 例如:高血壓、低血壓,甚至貧血所造成,這類症狀包括頭暈、頭痛、心悸、失眠等。

4.眼源性眩暈,主要是眼部肌肉麻痺,曲光不正常所引起,常有複視、 斜視等症狀。

2017年1月5日 星期四

醫師簡介:鄭昌賢 醫師


鄭昌賢 院長

◆學經歷:

◎裕安中醫診所 院長
◎宏昌中醫診所 副院長
◎前新北市立醫院特約醫師
◎全國中醫師專技高考狀元
◎中醫耳鼻喉科醫學會理事
◎中醫皮膚科醫學會副秘書長
◎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系醫學士


◆醫療專長:

◎青春痘、鼻子過敏、過敏性疾病、腸胃道調理、便秘、腹瀉、痔瘡
◎婦科疾病、月經調理、痛經、白帶、更年期調理、潮熱盜汗
◎青春期、轉骨增高、免疫調理、心悸失眠、健康瘦身減肥
◎運動傷害、跌打損傷、肌肉筋膜疼痛、各種疼痛症



  ►點擊進入線上掛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