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板橋中醫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板橋中醫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22年7月28日 星期四

月經週期療法治療-婦科疾病(一)

◎女性月經週期(Menstrual Cycle )

月經來潮的第一天定為月經週期的第一天,月經的天數大多是3-7天,月經週期平均為28天左右。而根據內分泌的變化,可以將月經週期分為三期:1. 濾泡期、2. 排卵期、3. 黃體期。



1. 濾泡期(Follicular phase):是從月經的第一天起至排卵前這段時間稱為濾泡期,濾泡期的天數在月經週期中變異度最大。在濾泡期的前半期,FSH會緩慢的上升並刺激濾泡成長,分泌雌激素。

2. 排卵期(Ovulatory phase):在排卵前期,黃體刺激素會達到最高點,這個高峰的出現,部分起因於雌激素的正性回饋。當黃體刺激素增加時,雌激素會減少,黃體素會持續上升。黃體刺激素突升會促進濾泡的成熟及排卵。

3. 黃體期(Luteal phase):排卵後原來的濾泡會重組成為黃體。黃體期的天數在月經期中是最固定的,平均大約14天,並在月經前一天結束。

2022年6月27日 星期一

夏季三伏貼


📣
#夏季三伏貼 服務 ~ 開始預約!📣

◎適用對象:
1.過敏性體質(過敏性鼻炎、氣喘、異位性皮膚炎)。
2.免疫功能低下、體虛寒者、疲勞倦怠、婦科經痛。
3.筋骨痠痛、手腳冰冷、類風濕關節炎、關節痛。
◎時間:111/7/11(一) ~ 110/08/20 (六) 止。
◎說明:在門診時間均提供三伏貼 敷貼服務,可以選擇其中三次(基本貼)~ 五次(加強貼)來進行穴位敷貼,建議每隔7-10天貼1次。
✅經醫師評估體質,搭配中藥調理,效果更好!
✅敷貼期間,請避免飲酒、生冷、油炸辣食物,以確保療效喔!

#宏昌中醫
🏠 新北市板橋區新海路3號
☎️ (02) 22585969

2022年3月10日 星期四

陰陽調和治失眠

醫師  朱常維 

台灣睡眠醫學會統計資料顯示,台灣慢性失眠盛行率為20.2%,也就是說每5個人就有1人有睡眠障礙的問題。在跨國性的流行病學研究也可看到,台灣失眠的盛行率高於相鄰的韓國及日本,可見國人失眠人口之多。


 

中醫說:「陽與陰交則寐,陽不交陰則不寐」,當陽氣與陰氣無法互相轉換融合時,就會產生失眠的問題,會容易睡不著,或是睡著之後淺眠多夢易醒,這都是身體裡面陰陽失衡所造成。此外內經也提到「年過四十,陰氣自半,起居衰矣」,隨著年記漸大,比較容易因為陰氣漸衰而造成睡眠問題。

 

要治療失眠,就是要讓身體的陰陽回到平衡狀態,可以透過服用中藥的方式,讓陽氣平和不亂竄,讓陰氣秘藏不流失,失眠的問題就會漸漸的改善。

 

睡眠障礙可以分成數個類型:
1.入睡困難型
在床上超過三十分鐘仍不入睡,即可稱為失眠,難以入睡的人通常是容易緊張、壓力較大思慮較多,睡前腦袋無法關機,不斷的在想白天工作的事情。這種狀況可以用重鎮安神類的藥物,來輔助大腦關機,例如用石決明、龍骨、牡蠣等中藥。
2.
淺眠易醒型
睡到一半容易莫名醒來,深夜稍有聲響就被吵醒的人,這種體質比較偏陰虛有火,這時就可用一些滋陰降火來治療,如玄參、生地、知母、合歡皮等等。若是口乾舌燥比較嚴重,會加強清熱的力道,藥物會選用黃連、地骨皮、梔子。
3.
多夢眠差型
整個晚上一直夢,甚至夢會有劇情的人,比較偏心火旺,可使用清心安神藥物,如清心蓮子湯、百合、茯神、柏子仁……等等。
4.
睡醒仍累型
即使睡足七八個小時,但是白天還是會覺得很累,影響工作效率。這種體質多為氣虛或濕氣重,白天易累甚至嗜睡。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減,再酌加車前子、茯苓、澤瀉等利水藥物去除體內濕氣來治療。

 

以上四個簡單分類,讓大家有基本了解,不過其實失眠的原因真的非常複雜,飲食不節、情志過極、思慮過度、大病之後、年邁體虛等因素影響氣血陰陽平衡,都會導致失眠。有些人服藥效果很好,吃幾天就很好睡,而有些人則是要規律服藥1-3個月,失眠才會漸漸的改善。服藥所需的時間,跟失眠時間的長短有關,若是只失眠1個多月,那就比較好治療;若是已經失眠好幾年,也服用安眠藥很久了,就沒有這麼簡單,需要耐心服藥一陣子才能慢慢改善。

 

 

最後幾個幫助睡眠的小習慣供大家參考

 

1.        睡前可以泡澡、泡腳,幫助舒緩緊繃

2.        睡前一小時不看電視、不玩手機,保持心情平靜

3.        夜尿頻繁的人,睡前兩小時不再喝水

4.        盡量避免睡前四小時有劇烈運動,例如跑步、健身等

5.        若真的睡不著,可起來走動一下,看點書,聽輕鬆的音樂

 

2021年9月9日 星期四

痛經!中醫調理有療效


    

痛經是臨床上常見的症狀,從初經剛來潮的少女,已屆生育年齡的熟女少婦,到產後多年尚未更年期的美魔女,都有可能遇到。

    痛經通常出現在月經週期前三天,但也有從排卵期就開始下腹疼痛不適者;疼痛程度不一,有些痛感尚可忍受,有的人會小腹脹刺痛,痛感偶遷延至腰骶部,痛經嚴重者可能伴隨噁心嘔吐,冒冷汗甚至昏厥,影響生活品質與課業或工作表現。


    西醫學觀點,痛經是子宮肌肉過度攣縮,影響周圍正常組織的氧氣供應,引起疼痛或絞痛。痛經可分成以下兩類:

1.原發性痛經

    是指生殖器官沒有器質性病變,月經期間前列腺素分泌,子宮強烈收縮造成下腹痛。常見在初經來潮2-3年內的患者,可能是子宮發育尚未完全,或內膜剝落較大片,或者精神因素所引起

2.續發性痛經

    續發性痛經是病理因素導致,在骨盆腔可以發現病變,常見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,子宮肌瘤、骨盆腔發炎及子宮沾黏

 

    西醫治療痛經方式,原發性痛經會使用止痛藥或服用避孕藥來調整月經週期,達到減輕疼痛的效果,而續發性痛經最主要是找到痛經的原因進行治療。

 

    中醫學觀點則是將痛經分成幾個證型,但總歸是經脈不通,不通則痛,治療上以通調氣血,通則不痛為原則。

 

氣滯血淤型:

  壓力大情緒不佳導致肝氣鬱結,氣機不暢,瘀血停留,通常月經排出困難,血塊較多,經血紫黑結塊,下腹部疼痛拒按,舌質暗紅有瘀點,脈弦細澀。治療則需要疏肝理氣,活血化瘀。

 

子宮寒凝:

  平素吃冰飲冷,或在月經期間淋雨涉水,導致寒氣積聚於子宮,血寒而經血不暢,經血流通受阻而腹痛。通常下腹部冷痛,熱飲與熱敷可緩解。月經量少有血塊,舌暗紫有血塊,脈沉緊。治療上則宜溫陽散寒化瘀。

 

氣血不足:

  素體虛弱,或者月經期間傷風感冒,導致氣血不足。通常下腹部隱隱作痛,下腹部喜歡按壓,按壓則痛減。經血量偏少,經色淡,舌淡,脈細弱。治療則宜補益氣血。

 

    中醫治療痛經,通常在經前一週就開始服用調理氣血的藥物,月經來潮時會適時酌加祛瘀止痛的藥材,必要時加入針灸薰臍療程,可以溫通子宮,強化骨盆腔循環,療效頗佳。此外,規律的日常作息也相當重要,早睡早起,運動保暖加泡腳,選擇好食物,避開精緻食品,如此自我保養可以鞏固療效。


    反覆嚴重的痛經會導致組織沾黏,最終可能造成不孕,如果只是服用止痛藥暫時緩解疼痛,卻忽略背後的原因,很容易止痛藥越吃越多,疼痛程度卻不如預期減輕,治療所需的時間也會越來越長,因此痛經一定要儘早治療,療效越佳。

2021年8月19日 星期四

中醫治皮膚病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皮膚病的原理其實很簡單



朱常維醫師

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,而皮膚就像是一個半透膜,上面佈滿毛細孔跟汗腺(以下簡稱毛孔),這些毛孔會透過排汗的方式,把皮膚底下的人體代謝物排出去,如果這些毛孔的功能正常,每次排汗都能完全把代謝物排出去,這樣的話皮膚就會很健康,不會長一些濕疹、異位性皮膚炎、汗皰疹之類的東西。而如果毛孔的功能不正常,皮膚下的代謝物沒有每次都被正常的排出去,那這些滯留的代謝物,就會變成髒東西,會堆積在皮膚底層,進而造成濕疹、異位性皮膚炎、汗皰疹,甚至是疔瘡之類的皮膚疾病

    所以說,治療皮膚病,最主要的方向,就是要讓這些皮膚毛孔的功能恢復正常,讓它正常的把髒東西排出去,這樣皮膚的問題就會逐漸改善。


    現代人皮膚的毛孔之所以功能不正常,大部份跟濕氣太重有關,當人體濕氣太重時,這些濕氣會累積在皮膚的下層,阻礙人體代謝物的排出。這時候用中藥把皮下的濕氣去除,皮體的排汗功能就會恢復,皮膚病就會慢慢變好。


    許多皮膚病患者通常都有個經驗,就是看西醫抹西藥很難完全痊癒,這是因為西藥的功能通常是抑制發炎反應,而這個「抑制發炎」基本是就是把那些人體代謝物壓到皮膚的更底層,所以短期內好了,但時間拖久,皮膚病又會復發。所以治療皮膚病,還是要回到人體的其本生理功能,就是要讓毛孔的排汗功能通暢,這樣才能完全根治。


    不過,雖然皮膚病的原理很簡單,但治療起來,卻是需要蠻多耐心,因為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,要把那些經年累月,蓄積在皮膚底下的髒東西排出去,需要花上不少時間,特別是許多人的皮膚病都病程已久,髒東西都累積很多,這時候,治療的時間通常需要以月來計算,期間也需要配合忌口,避免吃下一些讓皮體問題加重的食物,例如:燒烤辣炸、冰品、芒果、奶製品、加工食品……等等,這樣才能增加痊癒的速度。

除了吃藥忌口之外,也可以多運動流汗,增加毛孔排出髒東西的頻率及速度,如此也可以讓皮膚病更快好起來。另外也要避免熬夜,時常熬夜的人身體會累積代謝不掉的火氣,久了之後身體變成易發炎體質,只要有發炎,皮膚病的部位就會更癢,就會更想抓,傷口更多,皮膚更不容易痊癒。


現今社會有相當多人有皮膚問題,冷氣吹多不流汗,飲食不忌口,時常熬夜火氣旺,都是造成皮膚不容易痊癒的原因。所以除了吃藥之外,也要多與醫生討論該如何調整生活作息,讓皮膚快快痊癒!

 






2021年8月6日 星期五

千變萬化的頭痛:中醫看頭痛

  27歲的張小姐,長時間久坐辦公的上班族,下班後經常使用3C產品,常常不定時覺得後頭疼痛,延伸至頸肩背部,難以緩解,甚至影響睡眠,遇到月經前後,還會有太陽穴處頭痛,甚感煩惱!



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頭痛的經驗,根據流行病學的統計,以十萬人口來講,一年大概有七至八萬人有過頭痛的經驗,西醫認為頭痛和生活壓力、神經緊張、生理週期、血液循環等因素有關;從中醫角度來分類,頭痛可分為外感內傷兩大類型。


🔅外感頭痛主要由於天氣變化,遭受風邪入侵,可分為風寒、風熱、風濕等類型,此類痛感來得快又急,頭痛類型以頭頸部緊痛、脹痛、悶痛等為主,也可能和外感日久未治癒,延伸成的慢性鼻竇發炎有關,此種疼痛則會蔓延至眼眶、顴骨及腦內疼痛,外感頭痛的治法以袪邪為主。


🔅內傷頭痛則多與身體五臟六腑運化失常有關,可分為肝陽上亢、腎經虧虛、脾胃虛弱、瘀血疼痛,發病較慢,病情緩和,發作時有時無,治療以體質調理為主。針對不同證型分別給予平肝潛陽、滋腎涵水、補養氣血、化瘀消痛等方法。


頭部為十二經絡匯集之處,五臟六腑的氣血經脈皆匯聚於頭部,我們也可以依照頭痛部位來做頭部穴位按摩,刺激經絡,改善皮下循環,緩解頭痛:

後頸頭痛:頭痛集中在後頭、頸部及部分肩膀,大多和姿勢不良造成頭肩頸至脊椎肌肉過度緊繃有關,例如低頭滑手機、使用電腦平板姿勢不正確,或者冷氣風扇直吹造成,我們可以按摩「百會」、「風池」及「大椎」旁來舒緩,搭配熱敷效果更佳。

側頭的頭痛:頭痛部位在於太陽穴、耳上顳側、咀嚼肌處或者伴隨有耳朵悶塞感,此種頭痛大多和壓力、情緒變化有關,而女性的側頭頭痛則可能和月經週期的荷爾蒙變化有關;穴道按摩則以「翳風」、「率谷」、「太陽穴」及「頰車」,可以有效放鬆緊繃的顳顎肌及咀嚼肌群而止痛。

顏面部的頭痛:包括眼眶周圍、顴骨、前額頭痛,這種頭痛很常跟感冒及鼻竇發炎有關,此時可以按摩「攢竹」、「巨髎」、「合谷」等穴位按摩,可以增加局部循環,緩解因鼻咽部發炎導致的腫脹。

導致「頭痛」的原因相當多,排除外傷及腦部實質病變,還需要醫師細細診察,找出頭痛的原因,千萬不要一昧使用止痛藥物止痛哦!頭痛的治療,除了醫師詳細診脈,處方用藥之外,還可以搭配針灸治療,並且遵循醫囑,調整生活習慣(例如:避免冷氣直吹,冰涼冷飲....),才能讓討厭的頭痛快快退散哦!

2021年5月28日 星期五

什麼是媽媽手?



什麼是媽媽手?

「媽媽手」(deQuervain’s tendinitis)主要是由於拇指基部的肌腱(外展拇指長肌,伸拇指短肌),因拇指的伸展與外張動作重複次數太多,或用力過度,導致手腕部位的肌腱滑膜,及支持帶出現增厚性變化所引起。
不斷的刺激使得肌腱旁的腔室腫脹、變形,因此使得肌腱「滑行」困難。由於腫脹使得腕部拇指側疼痛及壓痛。當握拳時、用力握物時、或扭轉腕部運動時,常可引起此症狀。
最常見於年輕的媽媽,因常常抱嬰兒而造成此種情形,這也是「媽媽手」名稱的由來。

常見症狀:

媽媽手的症狀,主要出現在近手腕處的大拇指側,該處會出現無法出力或持續疼痛、壓痛,同時會合併緊繃、局部腫脹等症狀,尤其是清晨起床時最感疼痛; 最主要的症狀就是拇指基部近腕部的疼痛。此疼痛可延伸至前臂。拇指及腕部活動受限,握力及指力皆有影響。也可影響到附近皮神經,造成拇指背側及食指的麻 木。

怎麼知道自己得了媽媽手:

將拇指用另4指握住後,腕部向小指側方向彎曲可引起劇痛,即可診斷出「媽媽手」(deQuervain’s tendinitis)。

媽媽手的治療:

1.針灸治療:循經取穴,常見的例如:大腸經、三焦經(曲池、手三里…)等,或使用激痛點治療,以及使用內科針法等,通常可取得不錯的效果。
2.傷科手法治療: 傷科手法的治療,具有疏通經絡、理氣活血的效果,在改善媽媽手有一定的幫助。
3.藥物治療:根據中醫辨症論治,依照不同體質,給予專屬個人體質的藥物治療,可更快速且根本的治療此症。

媽媽手的平時保健:

媽媽手除了急性的扭拉傷造成之外,大多是因為不當的姿勢、長時間以同一姿勢使力、反覆的動作等造成,所以平時應多注意使力的姿勢,以較輕鬆舒服的姿勢使力,避免過多反覆的動作,多休息讓疲勞得以恢復,如此可避免媽媽手的產生。

2021年5月21日 星期五

夏季的保健觀念-中暑

  


天氣逐漸轉熱,在中醫門診也已經可以看到因為天氣轉熱而引發的「中暑(熱到)」患者,還有一些朋友會問醫師說:「夏天都會中暑好幾次,不知道要如何預防中暑?」其實預防中暑真的是有方法的,今天就來跟大家談談「夏季的保健」的方法


1.適度補充水份、電解質


夏季天氣常較悶熱,出汗較多,要適度補充水份、電解質。建議少量、多次飲水比較好,一次大量飲水會對人體產生許多危害,嚴重者會導致體內水和電解質平衡的紊亂。



2.飲食宜清淡、善用天然飲品解暑
由於夏季人的胃酸分泌減少,加之飲水較多,沖淡胃酸,導致身體的消化功能減弱、胃口較差,所以飲食關鍵是在烹調時多用清蒸、涼拌等方法,忌多食油膩、煎炸及熱性的食物,避免加重脾胃負擔。另外,建議善用天然的飲品來預防「中暑」,可以飲用綠豆湯、百合蓮子湯、西瓜皮煮水、或是蓮藕粉煮水飲用,都有清涼解暑的效果。



3.切忌貪涼取冷
不能只顧眼前涼快舒服,而過於避熱趨涼。有些人天氣一熱,就大口大口喝冷飲、吃冰沙、挫冰;還有人會運動、工作大量流汗後,立即用冷水澆頭、沖身體;還有人會整晚開冷氣睡覺、甚至電風扇用強風直接對身體吹而受涼;這些情況都會致使身體中氣內虛,導致「暑熱」與「風寒」之邪乘虛而入。



4.避免悶熱環境、長時間暴曬

炎熱夏季工作,需注意工作環境降溫與通風,例如:開車族的朋友要注意,車子經過太陽長時間曝曬後,車內的溫度往往高達40-50度,ㄧ下子進入車廂,很容易被「熱到」哦,需特別注意!




★小叮嚀:夏季最多因「貪涼飲冷」引起種種併發症,如:食慾不振、腹悶脹感、腹瀉、項緊、疲倦乏力等。
  • 千萬不要快速喝下大量冰涼飲品來解暑
  • 運動、工作後不要立即用冷水澆洗
  • 冷氣、電風扇不要直接對著身體、頭部吹
祝福 大家都可以平安健康~~度過炎炎夏日!

2021年5月14日 星期五

足底筋膜炎

足底部是人體負重的主要承受點,由跟骨、距骨、舟狀骨、跗骨及蹠骨形成足跟及足弓部分;加上脂肪墊、滑囊、足部肌肉肌腱共同組成一個力學結構。 所以足部骨頭、軟組織(肌肉、韌帶、脂肪墊、滑囊)及神經的損傷均可能造成足底部疼痛。

一、常見病因:

1.急性損傷:瞬間承受過大的力量或外力的撞擊造成足跟部位的損傷而造成,常見如滑囊炎、肌腱炎、骨膜下出血…等。常見症狀,足跟著力處疼痛劇烈,行走困難,尤其不能在凹凸不平的路面行走,常有局部微腫,壓痛明顯。

 2.慢性損傷:長時間使用反覆使用足部造成足跟部肌肉、肌腱、脂肪墊、滑囊及神經等…慢性損傷;常見的病變有蹠腱膜炎(足底筋膜炎)、跟骨脂肪墊病變、脛後肌肌腱炎、阿基里氏腱肌腱炎、跟骨滑囊炎、跟骨骨刺、神經卡壓等。

二、臨床治療:

1.急性損傷:先檢查有無骨頭或骨架上的異常,視受傷部位腫脹情形處以傷科整復,針灸疏筋通絡,外敷膏藥,配合理氣活血通絡藥物治療。

2.慢性損傷:治療上可檢視有無腰、膝、踝關節錯位情形,輔以整復治療,腿部肌肉有無激痛點或肌肉異常緊繃情形,例如:腓腸肌、比目魚肌、蹠方肌肌筋膜激痛點所引起的足跟痛,可以用針灸針刺激痛點來達到治療效果,另外可依據不同的病因施以中藥治療。

★足底痛在中醫屬於骨痺的範圍,常見的證型有:

(1)風寒濕痺型:用祛風利濕藥治療,例如獨活、薏仁、車前子…等。
(2)血瘀型:用活血藥治療,例如桃仁、紅花、丹參…等。
(3)濕熱型:用清熱利濕藥治療,例如龍膽瀉肝湯、茵陳五苓散…等。
(4)肝腎虛型:用補肝益腎藥,例如六味地黃丸、杜仲、龜板…等。
(5)血虛型:用補血藥,例如四物湯、八珍湯…等。

2018年11月19日 星期一

中醫「三九貼療法」的流程

之前有跟大家分享「三九貼療法」,但是大家對於「三九貼療法」的治療過程,並不十分清楚,因此鄭醫師要運用圖片跟大家說明「三九貼」的治療過程,就讓我們一起「看圖說故事」吧。
1.這是「三九貼」療法的主要中藥材
下圖中的藥物分別是麻黃、細辛、桂枝、桑白皮、白芥子。



2.將上述藥材和其他中藥組成一起磨成粉末狀


3.將藥粉入薑汁,揉勻,揉捏成藥餅狀。(這就好像小時候幫媽媽揉湯圓的感覺)


4.治療過程需要運用真空拔罐器,將皮膚腠理的毛孔打開,以增進「三九貼」治療效果(這個步驟是很重要的)。 


2018年11月12日 星期一

「三九貼」療程與注意事項

“三九”是冬至開始每隔九天,是每年天氣最寒冷、疾病最容易復發的時間,在此時進行鞏固治療。


「三九貼」穴位敷貼之療程 

1. 選在三九天期間接受穴位敷貼。
2018-2019年「三九天」的時間:
初九:12月22日
二九:12月31日
三九:1月9日(2019)
2.一個療程須連續敷貼3次,每次間隔7至10天。

「三九貼」注意事項 

1.請先經由醫師診察後,始決定是否進行此一治療方式。

2.孕婦、一歲以下小兒、嚴重心肺功能不足者、發燒、咽喉發炎、或短時間敷貼即大量起泡者不適合此療法。

3.敷貼時如果有輕微熱、刺、癢症狀時,屬正常現象。

4.敷貼時如果有明顯熱、刺、癢症狀時,需提前取下,避免過敏現象傷害皮膚,並於回診時告知醫師,我們會為你更換敷貼藥物的處方。

5.穴位敷貼反應及處理:
(1)如無不適感,請於敷貼 四至六小時 後取下藥布及藥物。

(2)若有灼熱、刺痛、搔癢難忍等現象,須提早取下藥布及藥物。

(3)若出現皮膚過敏或水泡等症狀,不可抓破水泡,應即刻消毒及塗抹優碘,以防感染。若水泡大者,不可碰水,塗抹優碘後以消毒紗布覆蓋,約五至七天後可痊癒。

(4)敷貼時應避免激烈運動(貼布容易脫落),藥布取下後一小時內不可洗澡或搓洗該部位。

2016年3月15日 星期二

2015年9月14日 星期一

為何不能受孕?基礎體溫一探究竟 ! (二)

三、黃體功能不足

1.無法維持穩定的高溫達12天



黃體功能不足形態的基礎體溫非常常見,所以形態比較多變,以這張圖來看,月經週期準,排卵過程尚可,但是高溫期過短

2.黃體不全:高溫期不穩

這兩張圖的高溫期都不穩定,溫度上升之後又下降,排卵期溫度爬升的時間也偏長。



3.黃體不全:排卵障礙

此圖溫度爬升的時間太長,相對也影響到高溫期的長度,這表示排卵功能出現障礙

 

排卵功能障礙往往是腎虛中帶有氣滯血瘀的結果,因此在中藥調養的同時,需要搭配溫灸薰臍 ,達到促進排卵的功能。

腎虛〞是導致黃體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,但病人往往兼有其他證型,有的兼有肝鬱(泌乳激素過高、經前乳脹、經前易怒...),有的兼有脾虛(胃口差、易腹瀉...)等等,這些須由醫師在病人的問診中一一發覺,一併處理。



基礎體溫呈現比較劇烈的鋸齒狀上下坡度,這表示夾雜有肝鬱的體質。

中醫的〝肝〞和情緒有關,肝鬱體質的人情緒起伏大,容易緊張、焦慮,在症狀上的呈現是:經前症候群(經前乳脹、經前易怒、經前頭痛、經前失眠)、睡眠障礙、經期忽前忽後,不穩定、泌乳激素過高、免疫性不孕…


四、早期流產基礎體溫表


高溫期﹥23天後又下降,此為早期流產,沒有量基礎體溫或驗孕,大多人會以為是月經晚了。

早期流產大多為胚胎不良,自然淘汰的結果,這表示受孕的過程是順暢的,但是卵子的品質或子宮的環境尚不佳,只要再加把勁,就可以成功了!



作者:裕安中醫 吳婷華醫師

2015年9月11日 星期五

為何不能受孕?基礎體溫一探究竟 !(一)

一、正常基礎體溫



一個正常、有排卵月經的基礎體溫表應包含低溫期及高溫期,高低溫的分歧點是排卵期。

一張基礎體溫表,我們會看:

❶有沒有排卵(體溫有沒有高低溫?高低溫須相差至少 0.3℃,一般高溫應在36.7℃以上

❷看排卵過程是否順利(爬升時間是否超過兩天?)

❸看黃體功能是否不足(高溫期有沒有至少12天?)



二、無排卵基礎體溫 



整個體溫都在低溫區波動,在中醫屬於〝腎陰陽兩虛〞,由於經常性無排卵,受孕機率自然很低,這在不孕症患者非常常見,在治療上一定要以中藥煎劑、搭配針灸薰臍處理。
一定要積極治療!

作者:裕安中醫 吳婷華醫師

2015年5月8日 星期五

感恩天下的母親-2015母親節快樂!

這個星期天就是母親節了 ,
在這特別又溫馨的日子裡,

宏昌、吉安、裕安、永吉中醫

祝福 媽媽們:

母親節快樂 !

身體健康 事事順心如意

要記得跟媽媽表達~

你的感謝與祝福呦~~

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

常見疾病,飲食禁忌


一、感冒、咳嗽、痰白、流鼻水 (寒性呼吸系疾病):

★ [忌]:橘子、梨子、西瓜、葡萄柚、椰子、冰品冷飲、甜食(容易生痰)。

二、感冒、咳嗽、喉嚨痛、痰黃 (熱性呼吸系疾病) :

★[忌]:大蒜、辣椒、胡椒、油炸食物、荔枝、龍眼、榴槤、沙茶醬、堅果類(花生、蠶豆、腰果...)、燥熱食物及菸酒等刺激物。

三、急、慢性咽喉炎:

★[忌]:

◎辛熱助火之物:辣椒、胡椒、芥茉、咖哩、荔枝、龍眼、榴槤。
◎鹹寒、甜膩食物:鹹魚、過甜食物。
◎燒烤、油炸之物:炸豬排、烤羊肉等 。

四、過敏體質(如異位性皮膚炎、蕁麻疹、過敏性鼻炎):

★[忌]:芋頭、香蕉、芒果、辛辣物、油炸物、荔枝、桂圓、帶殼海鮮、菸、酒、草菇、鳳梨、章魚、冰品冷飲、罐頭食物及過敏原食物。

2014年10月1日 星期三

用心關懷,讓愛傳遞

想和大家分享一部溫馨的短片,故事是從一位滑倒的滑板小弟得到了善意的協助開始,就這樣激發了之後的每一個人,一個接著一個傳遞愛心,當我們樂於分享與傳遞善意的同時,這世界也就會變得更美好、更可愛。

所以,別小看自己小小的正向意念,愛是可以渲染全世界的唷!

同樣,我們也期許以相同的關懷,把愛傳遞下去,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,讓這份愛可以不斷延續!

基於善意,診所對於具有下列身份的朋友,完全免費(免收掛號費、免收藥費)。

1. 低收入戶(福保身份)
2. 新希望關懷
3. 三歲以下兒童

「宏昌、吉安、裕安、永吉中醫.關心您的健康」 

影片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feature=player_embedded&v=HrULIvc-dS0

2014年8月1日 星期五

網路問答攬客–重罰

許多醫療院所開闢線上諮詢或QA(問答區),雖是服務病患,卻有醫療院所在一問一答間,「暗渡陳倉」,標榜「擁有最好的醫師及技術」、「保證療效最佳」、 「歡迎先來體驗」等。 有些藥物、疫苗甚至直接入侵網路討論區或聊天室,疑有業務員偽裝成網友,自問自答,讓藥品及疫苗名稱「全都露」。

衛生署已預告「醫療機構網際網路醫療廣告管理辦法」草案:
醫療院所不能在網路上以折扣或特價優惠來吸引患者,也不能利用網路問答或諮詢,招徠業務

現在也有不少醫師自己架設部落格,直接跟患者溝通,若透過部落格招攬病患,可依違反醫師法第廿五條處理。(這一點鄭醫師會特別小心,避免違法!

圖片來源:2009.07.聯合報


石崇良說,病患確實需要透過網路取得醫療資訊,像有些民眾可能上網詢問黑斑問題,醫療院所可以就醫療專業解答,但不能說「本院有提供這類服務」

石崇良也坦言:「網路上的醫療廣告型態實在太多了,很難一網打盡。」對於網路討論區直接出現藥名、藥品價格的討論,目前無法規範,衛生署藥政處表示,藥物廣告須事前審核,他們會儘可能請廠商「自行下架」。

其實「醫療機構網際網路醫療廣告管理辦法」法規早就應該要制定,衛生署注意到這個問題,真不錯!

如果各位朋友有發現「診所部落格 任何文章、文字有「招徠業務」之嫌,請立即告知鄭醫師(可以透過回應、或是電子郵件均可),鄭醫師將立即修正!

謝謝大家的支持與鼓勵!

2014年5月16日 星期五

玫瑰花茶



◎適用對象:

1.容易緊張、憂鬱情緒的朋友(舒緩情緒的功效)。

2.月經期間乳房脹痛、腫痛,容易月經疼痛、經前症候群的婦女(調經、疏肝氣的功效)。

3.腸胃不適:對於常常胸悶、不思飲食、腸胃脹氣、打嗝等「肝胃不和」的症狀(疏肝、理氣、健脾的功效)。

◎功效:「疏肝氣、解鬱悶」性溫,味甘微苦。有理氣解鬱、和血、散瘀、調經之功效。

◎飲用季節:一年四個季節,每個季節都適合喝玫瑰花茶。

◎禁忌:

1、玫瑰花具有非常強的活血散瘀的作用,所有月經量過多的女性在月經期不宜大量飲用,否則會導致月經時間延長。

2、玫瑰花性溫,陰虛的女性朋友不宜大量飲用,會產生口乾舌燥、痰多等症狀。

3、玫瑰花有一定的收斂的作用,患有便秘的朋友不宜飲用。

4、對玫瑰花粉有過敏反應的朋友不宜飲用。

◎材料:玫瑰花10-20克。(其餘依需要自行搭配,如:紅棗、枸杞、陳皮…)

◎沖泡方法:沸水沖泡約5分鐘,即可飲用。

玫瑰花茶也可以搭配其他中藥飲用,例如:

*腎氣虛的人(容易腰酸、腳軟;月經期間易腰酸痛):可以加入少量枸杞,既可以補腎氣,又可以增加甜味。

*脾胃差的人(容易腸胃脹氣、疲倦勞累):可以加入些許紅棗,既可以健脾胃、又有甜味。

*腸胃脹氣、食慾不佳的人:搭配「陳皮」有理氣、健脾的效果。

裕安中醫診所 院長 鄭昌賢醫師  

2014年4月12日 星期六

「腳抽筋」的緩解與預防的方法

「夜間小腿抽筋」緩解方法:

1、抓腳趾、肌肉伸展法:不管是運動或是睡眠時,發生小腿抽筋的時候,可以立即伸手抓緊抽筋那一腳的腳趾,腳尖儘量向上翹、腳跟儘量下蹬,同時用力伸直膝關節,這個方法可以讓攣縮的腓腸肌立即伸展,小腿抽筋馬上就可以緩解。

2、交叉舉手臂法基本原則:右小腿抽筋,則高舉左手臂;左小腿抽筋,則高舉右手臂。如果輕輕舉起手臂的話,效果是不會出來的,還要一點小訣竅。

★訣竅:將手臂舉高之後,還要感覺手臂被拉伸,牽動到整個身體被拉伸;或是順著手臂舉高的動作,拉伸到整個身體的感覺。

3、人中按壓法 :小腿抽筋時,可以立即按壓上嘴唇的人中穴(位置在:上嘴唇正中,靠近上方處),按壓之後,腓腸肌的痙攣會逐漸鬆弛,疼痛會緩解。

4、腓腸肌神經根按壓法 :在膝關節內側,有一個地方是腓腸肌頭的附著點,通往腓腸肌的神經根就在這裡面。所以當小腿抽筋時,用手指摸索膝關節內側有一條硬而突起的肌肉,然後用力對此處按壓,主導興奮的神經就會鎮靜下來,小腿痙攣的情形就會停止。

其實,鄭醫師最推薦的是 1、2二種方法,簡單又實用,而且經過多位患者朋友的印證,都說有效哦~~而 3、4種是鄭醫師參考一些中醫期刊的方法,應該也是有效,不過還沒有實際的印證經驗。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、覺得簡單的方法來運用。

如果你有小腿抽筋的困擾,使用過1、2、 3、4種方法或是其他特殊的方法,來緩解小腿抽筋,請麻煩跟鄭醫師說一下效果如何,或是直接回覆在部落格跟大家一起分享哦!